臺北捷運工程局——綜合規劃處暑期實習 / 楊晏甯
撰文 / 111級 楊晏甯
實習動機
今年暑假,我很幸運地得到北捷的實習機會。為何選擇北捷工程局的實習呢?除了是希望對臺北捷運──這個從小搭乘至今、早已成為北部民眾日常生活中一部份的大眾運輸工具──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之外,也期望能透過這次的實習機會,豐富自身的經歷。若是未來有機會在鐵道業界服務,此次實習必定助益良多。抱著學習的心態,我開啟了兩個月在北捷綜合規劃處實習的篇章。
實習內容描述
實習單位為北捷工程局的綜規處,這個單位主要分為:路線規劃課、車站規劃課、工程規劃課以及用地取得課。
- 路線規劃課:在路線規劃課的日子,我們配合政府的上位計畫來規劃捷運路網,並利用軟體製作人口及運量的預測模型,實習導師也讓我們調查北捷運量排名前後三十名的站並分析其原因。此外,我們也計算捷運的成本和效益,成本包含施工期間的各項花費、通車後的營運費用等等;效益則包含捷運營運的財務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後還學到了交通維持該如何規劃,才能將施工對交通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 車站規劃課:在車站規劃課當中,我們實際設計了一個車站。老師提供我們街道配置圖、車站長寬以及運量,讓我們自己決定車站、出入口、通風井的位置,並設計每個出入口的電梯、電扶梯以及樓梯數量。設計之前,需要先計算捷運設施的數量,調查周遭道路寬度、土地利用情況,再找出較佳的出入口位置。

- 工程規劃課:車站設計完成後,接著需進行定線──在地圖上繪製一條實際的軌道路線,因此我們學會了如何使用工程軟體進行定線工作。定線完成之後,需構思未來營運規劃的部份(例如──在滿足最大站間運量的情況下,總共需購買幾輛車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們也參與了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的會議以及初履勘作業,雖然沒有機會至現場體驗初履勘,不過老師提供了報告書給我們閱讀,亦是收穫良多。

- 用地取得課:施工前必須取得捷運系統所需用地,為用地取得的範疇。這個部份與法律較相關,有許多在交管系課程中從未接觸過的觀念,例如──土地權、拆遷補償等等。老師親自帶我們到政大查估,評估建築結構、裝修和地上物拆遷的費用。另外,我們參與了公聽會,如何和民眾解釋法律條款、協商和緩解民眾的情緒也是用地取得課的學長姐很重視的一部份。

除了上述學習內容,實習單位也安排了許多參訪行程,例如:參觀北捷的四個機廠,包含已通車的環狀線南機廠、淡水信義線的北投機廠(如圖5)、完工但尚未啟用的中和新蘆線新莊機廠以及萬大線的金城機廠(仍在施工中),還有位於臺北車站的高運量行控中心。

實習心得
這兩個月的實習其實是在學習新知,而不是工作。我和一起實習的朋友們常常開玩笑說,感覺像是暑假又到了另一間學校上課。
我的實習導師曾說:「捷運局就像一條生產線,產出一條又一條的捷運路線,而綜規處就像是捷運局的頭,雖然在整個流程只佔了10%的進度,但卻決定了後面90%的方向。」這也就是我們這兩個月來一直在學習的東西:如何妥善地規劃捷運,使往後的工程能順利進行。
最後,導師讓我們把兩個月內所有曾經去過的捷運站,用便利貼貼在地圖上。我們貼了滿滿一面牆,才發現原來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這麼多地方。
實習結業式的報告當中,我們將實習心得報告的主題取名為「暑假去哪兒?」,一方面表示我們將兩個月的暑假奉獻給捷運局;另外一方面也暗示著,我們視實習為一趟旅程,在這段期間內,拜訪了許多不同的地方,學到了很多新知,也交了一群同甘共苦的朋友。很感謝這次的實習機會,讓我開拓眼界、充實自己並認知自己的不足,有一種瞬間長大的感覺,這一趟不虛此行!
因為實習才知道的事
- 北捷的營運由臺北捷運公司負責,是以臺北市政府為主要股東之公營交通事業特許經營公司;北捷的建造則由臺北捷運工程局負責,屬於公家機關,也是我這次實習的機構。
- 捷運局有一獨特的方式來呈現運量,稱作「圈圈圖」。
- 捷運的各個設施位置及數量都是經過評估與計算才得以設置,不得輕忽。
- 北捷對於緊急逃生這方面很嚴謹,例如:當緊急情況發生時,車站之設計須達成月臺乘客於四分鐘內疏散完畢,並在六分鐘內抵達安全地點的目標。
FAQ
/ 從什麼管道得知此實習機會 ?
成大的網站。
/ 此次實習與自己的期待相符嗎 ?
雖然與想像中的實習較不一樣,但確實學到許多平常不會接觸的東西,對捷運和其他軌道方面的知識也有更深入的了解,很值得,不會後悔。
/ 會推薦什麼樣的人來申請 ?
對軌道或工程有興趣的人。但我實習時比較常在辦公室工作,若是想要接觸人群的人可能不太合適。
/ 申請此時席需準備 ?
填寫捷運局的學生基本資料表,不用審查成績、亦不需要筆試或面試,只要表現出強烈的實習動機,便有很大的錄取機會。
核稿編輯 / 楊培愉、劉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