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先進運輸系統發展前景 處長詳細介紹臺南捷運藍圖

撰文/交管 110 級 廖佑軒

近年來,臺南市的軌道運輸發展蓬勃,不僅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全面開工,臺南捷運(又稱「台南先進運輸系統」)興建計畫也逐漸成形。為了要讓在臺南生活的大學生們可以知道臺南市最新的軌道建設,以及了解未來捷運帶來的便利性,系學會特別邀請臺南市政府捷運工程處處長秦繼孔先生,來為我們做臺南市先進運輸系統的詳細介紹。

由主任為本講座進行開場。

捷運入門,各種背景的大學生都適合

捷運,親近生活的運輸工具,但什麼樣的運輸工具可以稱作捷運呢?是像台鐵一樣的列車才算捷運?還是高雄輕軌也是捷運的一種呢?
對此,處長為我們詳加介紹捷運的各種分類,包括鋼軌鋼輪、膠輪,「原則上」高運量用鋼軌鋼輪,中運量用膠輪,低運量的地方則採用輕軌或者是公車捷運系統。此外,臺灣各地的捷運系統,包括相當成熟的臺北大眾捷運系統、高雄捷運系統,還有幾年前通車的桃園捷運系統及正在萌芽的臺中捷運系統,每個城市的捷運都有其不同的特色。
這樣的先導介紹,讓就算不是就讀交通科系的聽者,也能輕鬆的了解捷運的內涵。

臺南,亟待捷運來解決都市交通問題

我們每天生活的臺南市區,正面臨嚴重的交通問題。因為臺南多數道路為較早期開闢,路寬不夠,每逢上下班或假日期間,總會有嚴重的交通壅塞問題;而這樣負面的影響不只是增加道路駕駛的危險性,更導致嚴重的空氣污染,致使罹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口不斷增加。且據估計,臺南市的私人運輸工具平均每年增加 1.1 萬輛,大部分增加的車輛集中於市區,這樣不增反減的現象,將導致交通壅塞的狀況更難解決。
雖然公車可以解決一部份的私人運具過多的問題,但公車沒有專用路權,也需要和私人運具混用已經無法負荷容量的道路,效率不高;另外,公車的候車亭、乘車環境,對行動不便及年老市民來說也不夠友善。藉由捷運或軌道運輸的設置,不僅可以取得專用路權,確保行車的效率及安全,對行動不便的旅客也更加友善,加以利用捷運的興建重新打造沿線周邊環境,如建設更多綠地的計畫,將讓臺南更具觀光都市的樣貌,邁向極致的現代化。

處長介紹臺南捷運的詳細資訊。

捷運和公車,如魚得水,相輔相成

然而,公車在捷運的興建後,並不會被取代,而是成為捷運的輔助或接駁運輸工具。因為捷運無法深入到太過狹小的道路,也無法相當密集,因此機動
性(Mobility)較高的公車就成為捷運的輔助,協助捷運將公共運輸推進到沿線的住宅、商業區或公共建設,達成無縫運輸(Seamless Transportation)「最後一哩路(Last Mile)」的目標。

詳細釋疑,力求讓所有市民都了解捷運的便利性

對市民來說,最大的難關應該是「改變」。為何要在我家門前蓋捷運?捷運經過會很吵吧?興建捷運時,是不是會有很長的交通黑暗期?捷運興建後,道路是不是會縮小?是不是會遮擋天際線,這樣風景就被破壞了?所以,當臺南先進運輸系統「綠線」的計畫被提出時,就遭到西門路沿線民眾的強烈反彈,並表示不歡迎在西門路興建捷運。

針對這些問題,處長一一為我們釋疑。首先,臺南捷運不同於其他城市,臺南捷運是採用「單軌列車」,佔用天空面積小,且因為單軌捷運的「跨坐式」特性,可以將噪音包在車身裡面,所以不會有太過惱人的噪音產生。此外單軌捷運採用膠輪,膠輪可以有效減少噪音,並吸收運轉時產生的振動,讓乘坐更舒適。

至於施工是否會造成交通黑暗期,處長表示:需要佔用較多道路的工程將在夜間進行,白天則進行其他佔用範圍較小的施工,所以將不會有太過嚴重的交通黑暗期。
也有人質疑捷運需要的電力,是否會對人體有影響?處長也說明捷運系統使用的電力為直流 750V,對人體的影響不大。

另外,高架的軌道也比開挖地下的軌道還要節省經費(高架軌道經費大概是地下軌道的 1/3 倍),所以臺南捷運將採用高架軌道來施工。

藍線進展順利,綠線、紅線有待繼續努力

臺南捷運近期內會發展的路線,包括藍線、紅線及綠線三條。藍線主要沿著永康區中華路、東區中華東路(臺 1 線)興建,紅線則是向南到仁德,甚至跨越市界到湖內、路竹再到岡山與高雄捷運的延伸線連接。

目前屬藍線計畫速度最快,已經通過可行性研究報告,正辦理綜合規劃;至於綠線則是因為路線受到沿線居民的反對,還在評估不同的替代方案中;紅線仍在計畫中。

詳細解答,發問踴躍

最後,處長也留了許多時間讓有興趣的同學發問。發問非常踴躍,處長也一一提供完善的解答,協助同學解答心中的疑惑。也有同學問到捷運的興建與都市計畫、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關聯性與重要性,處長也詳加說明,可見未來臺南市興建捷運後,城市也將煥然一新,帶給市民更舒適的風貌。

同學踴躍發問。

古都臺南市,或將因為公共運輸的普及和方便性,而更加閃閃發亮!

攝影/交管系 112 級 蕭伊淨

留言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