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大交通工程顧問公司實習/蘇逸軒


撰文/110級 蘇逸軒


實習動機

一直以來都知道運輸科技領域的出路之一是交通工程顧問公司,也說的出幾家比較有名的公司,但卻總是不知道顧問公司的業務內容是什麼、進入顧問公司之後主要的工作是什麼,因此我決定把握暑假的時間到顧問公司去實習。

在選填實習志願表的時候其實我猶豫了一陣子,我考慮的公司是 鼎漢 (位於高雄) 和 弘大 (位於台南),對我來說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弘大比較近,給的薪水比較多,但鼎漢規模比較大,也有學長姊實習的經驗可以參考,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我還是選擇了弘大。

在這邊想要給學弟妹的建議是要想好自己比較在意的是什麼,對我而言,因為不喜歡每天花時間通勤加上想領多一點薪水,所以我選擇申請弘大的實習機會,但同時我也面臨未知的風險,畢竟這是弘大第一次開實習缺給交管系,所以我並不知道接下來這兩個月我會過什麼日子。

工作內容描述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家公司吧,弘大是一間隱身在民宅裡的小公司,整個公司裡只有六個員工,但厲害的是裡面有五個是成大交管系畢業的學長姐,這是讓我覺得很特別的一個特色,因為這樣,一開始進到公司的時候就覺得格外親切,畢業二十到三十年的學長都很關心系上最近的狀況,所以不怕沒話題。公司主要的業務是 做交通維持計畫 或是一些 施工廠商委託的交通調查

至於工作內容的部分其實就是協助他們完成交維或交評報告的內容,你可以想像就是在做交工作業,最基本的就是計算路段的車流量,前輩們會先到路口架設錄影器材,我只需要坐在辦公室盯著電腦螢幕看錄影畫面,然後一直按計數器就好,雖然這個工作很簡單,但其實非常枯燥乏味,重複的影片可能要看個三到四次,因為路口大部分都有三或四個方向,而且也有機會遇到車流量非常多的路段,你會發現你的按計數器的速度根本沒辦法跟上車輛通過的速度。

到現場做路口調查(用的器材跟交通工程報告一樣)

公司裡的號誌控制器(可自己操作)

現勘

再來也有機會跟著學長姐去現勘,去測量車道寬、路肩寬、紀錄車道數、紀錄路邊停車格數等等,其實是滿有趣的工作,跟坐在辦公室裡比起來,我比較喜歡到外面做調查。但我覺得最有價值的是整理圖表跟資料,在計算完交通量之後學長通常會要求我順便做出路口轉向圖、調查時間內的車流量變化圖、分析尖峰小時等等,有時候看著自己辛苦調查出來的交通量轉換成實用的資料還是滿有成就感的,藉著實習的機會去研究每一種圖表的意義我覺得是相當珍貴的經驗。


自己算的數據做出來的路口轉向圖

會議參與

另外學長也會帶我一起出去開會,實習第一天就正好有一個台南市交通局的案子要去開會,所以我在對一切都還不熟悉的狀況之下就被抓去交通局聽他們開會了。說真的,在會議上我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有很多業界的專業術語或許曾經在課本上看過,但卻還是完全無法理解他們討論的內容,可能是對這些名詞的理解不夠透徹吧,這是我在第一天就受到的震撼教育。

後來也曾經到到屏東林管局報告,這次報告也讓我印象深刻,因為這次報告的簡報是我做的,在學長交代我這個任務之後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這個案子,把需要報告的重點條列出來,最後整理成一份簡報,最後學長真的用我做的簡報完成這場報告,真的是滿爽的。另外,運氣好的話還能在會議上遇到系上的教授呢^^

其他工作內容大概就是一些瑣碎的小事了,最常做的可能是幫他們把資料裝訂成冊、做報告書的封面、分類印出來的巨量資料,偶爾也會有跑腿之類的小任務,做這些工作的過程我就不贅述了,因為都是簡單的事情。

心得感想

其實我還是覺得這次實習滿值得的,雖然因為學長們都很忙,可能我真正學到的東西並沒有很多,但其實經由跟學長們聊天,除了讓我了解工程顧問公司的生態跟差異,也讓我更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鼓勵之後要去弘大實習的學弟妹可以 多跟學長姐聊天 (午餐時間或休息時間),或許能讓你得到跟原本不同的想法,也可能有意外的收穫。整體而言我覺得還是有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有很多因為實習才得到的經驗。

FAQ

▎從什麼管道得知此實習機會?
系上實習名額

▎此次實習與自己的期待相符嗎?會推薦什麼樣的人來申請?
當初實習的初衷就是想要了解工程顧問公司的業務內容,我覺得在實習過後的我的確是有比以前更了解這個行業,因此我覺得有符合我一開始的期待。鼓勵想走這個領域的學弟妹可以利用暑假的機會來實習看看,提早接觸業界的實務工作內容或許對於你的未來規劃有幫助,能讓你知道這是不是你想要的工作、是不是你有興趣的領域,但我建議學弟妹在申請工程顧問公司之前先問問自己,「對於交通工程或是運輸工程所學的內容有沒有興趣」 ,如果沒有,那可能這個領域並不適合你。

另外,我也想告訴學弟妹們,在實習的時候可以多主動一點,因為公司裡的學長姐本身都有業務的進度壓力,所以不一定能時常帶著你或教你什麼東西,平常可能要靠自己去摸索這些對你來說陌生的領域,可以盡可能的去了解學長姐現在在做的工作是什麼,或是在工作的時候遇到不懂的東西就趕快問,這樣實習的經驗才會更有意義也更有價值。在實習的過程中,不管是現勘、參與相關會議、或是做分析都是很棒的經驗,但更難得的是能讓你發問讓你學習的機會,所以鼓勵大家在實習的過程可以積極一點!


核稿編輯/110級 胡雅雯

增修編輯/110級 廖佑軒 於 2020/02/26


留言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