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港都分行 陳震輝經理專訪

專訪成大交管系67級學長 陳震輝

採訪、撰文:交管系110級 林軒霆

陳震輝 學長小檔案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 交通管理科學系 學士班 (67級)

經歷

ICBC(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三多分行襄理
(菲律賓)蘇比克灣分行襄理
鳳山分行襄理
(馬來西亞)納閩分行襄理、副理(第一次任期)
南區授信中心襄理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合併交通銀行後更名):
南區授信中心襄理
(馬來西亞)納閩分行副理、經理(第二次任期)
高雄加工出口區分行經理
楠梓加工出口區分行經理

現職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港都分行 經理

交管結緣

學長高中是唸甲組(理工),當時對自己未來想要選讀的校系並無明確方向,且一度因數理成績平平想轉唸丁組(法商),惟因父母不同意而作罷。大學聯考考完要填志願,發現成大管理學院有交管和工管可選,心想或許較工學院有趣便都填了,結果放榜後就與交管系結下不解之緣。

步入金融業

學長大三下起心動念開始準備報考研究所,惟結果未能如願考上,畢業服完兵役後,經當時已在系上擔任講師的同班同學(吳欽杉、李治綱兩位學長)引介返系任助教,想再拚一年研究所,可惜最終仍欠臨門一腳。
想走學術路線未果,自忖家境並不寬裕不宜繼續磋跎,學長轉而報考就業考試,考上了經濟部特考並分發到中磷公司(現為中化小港廠)。約莫兩個多月後,幾位同期同事因金融特考放榜離職了,自己開始思考是否踏入金融業,但印象中銀行只是數鈔票、存提款,雖薪資較高但似乎沒什麼可學,內心頗為猶豫。
隨後報載ICBC招考行員,打聽得知該行為外匯專業銀行,薪資較一般銀行為佳,且有機會學習進出口外匯業務,加上當時中磷就業環境對健康較有疑慮,遂決定報考,結果很幸運地以南區第三名成績考上ICBC,一掃之前考運不濟之陰霾,足見以往的屢敗屢戰還是累積了相當實力。

菜鳥甘苦談

夢想著從事進出口外匯業務報考ICBC,可惜英文卻沒考好,所以進行後被派到存款部門,試用期間學打算盤、練展鈔、數鈔,正好做原本不想做的工作,隨後被借調去楠梓分行,早上九點跟著一位資深同事做”巡迴車”業務,停車在中油員工新村馬路邊供客戶存提款,十點半回行坐櫃台到下午三點半,之後再去海關儲運站收規費。時過境遷,這些菜鳥工作反倒成了淬鍊自己的美好回憶,早已失傳的巡迴車也是時下新進行員很難想像的業務。

初派菲律賓

學長說,當年李登輝主政時期政府開始推動南向政策,適逢菲律賓蘇比克灣(前美軍海軍基地)成立自由港區招商,提供企業稅賦優惠,吸引台灣政府投資,ICBC作為官股銀行因此配合政策前往開行,學長於是在1996年8月奉調前往菲律賓籌備及工作三年,直到1999年8月始調回台灣鳳山分行。

再派馬來西亞

2001年1月,學長又被外派到馬來西亞納閩分行,總共待了兩個任期,歷任襄理、副理、經理,直到2015年4月才調回台灣,扣除2005年12月奉調返台在南區授信中心工作那3年,前後在馬來西亞任職11年餘。
馬國政府作風保守,金融業不太開放,故納閩分行自1998年成立至今將近20年,始終只能拿到Offshore Banking(岸外金融)執照,除不能做馬幣生意外,舉凡分行員額、業務範圍、金額…等等均受馬國央行層層管制,對大多數在1990年就前往馬國投資的台商,很難提供契合所需之金融服務,為分行生存計,遂轉以參加國際聯貸為業務主軸。當時東南亞國際聯貸業務的中心在新加坡,舉凡新加坡電信、印尼國家石油、印度Reliance、Tata…等等國際知名企業集團與國營事業之聯貸案,皆由駐在新加坡之各大國際級外商銀行主辦,每案總金額動輒數億美元,參貸行參貸門檻多在美金1,000萬元以上,這樣的Wholesale Banking業務造就了這家艱困分行的存活空間,也給予學長異於國內分行的業務歷練。

近期展望

學長說,目前國內金融環境overbanking相當嚴重,金融同業間業務同質性高,廠商為降低成本大多改以T/T匯款方式收付國貿款項,銀行進出口外匯業務逐漸式微,手續費收入減少很多,在此趨勢下各銀行紛紛加強財富管理業務,近年內將持續有理財專員的需求。理專固然業績壓力較大,惟透過為客戶做財務規劃之過程,亦可充實自己的理財能力,有助累積個人財富,加以銀行多對理專提供額外獎酬措施,故從事財富管理業務可謂公私兩相宜,是值得納入考量的選項。
學長表示,台灣金融體系以往並未落實防制洗錢作業,直到兆豐銀行受罰事件後才發現事態嚴重,各銀行為補強洗錢防制措施,系統需要建置,人力亦需補充,故近年金融業工作機會將比較多。此外,對於海外據點較多的銀行,前述事件亦使年輕行員可以早些獲得外派機會,以學長工作之兆豐銀行為例,大約由以往之11職等降至9職等,派外工作固有其辛苦之處,但近年海外津貼亦調高不少,有志進入金融業兼擴展自己國際視野的學弟妹不仿多加留意。

金玉良言

學長建議學弟妹儘早加強英文聽與說的能力,台灣因較缺乏聽說英文環境,一般學生大多會考試不會講,如果以後有志出國歷練,最好早些克服此一弱點。
學長說同學畢業後不外就學與就業兩方向,早早便確立目標當然最好,如果跟他一樣開始有點迷惘、受點頓挫卻也無仿,就學不順,就業以後只要努力經營自己的職場,把握每個當下的美好,結局一定不會太差。

結語

從學長侃侃而談中,得以一窺金融業的面貌,在進行10多年後才有到海外發展的機會,在海外又是另外10餘年的奮鬥,經歷多少風風雨雨,學長一定花了很大的心力,從交管到金融,專業領域的不同,學長能在職場發光發熱,令人羨慕。最後感謝學長在百忙之中,撥出一點時間接受我們的採訪,提供自己經歷作為我們未來逐夢踏實之寶貴參考,希望我們未來也能跟學長一樣,在所從事的領域有所斬獲。

圖左為陳震輝學長,右為撰文者林軒霆

採訪畫面

留言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