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漢公司實習

交管系109級 羅俊凱

實習動機

從大一進入成大交管系以來,我一直對於自己未來的規劃充滿著許多的迷茫,也很難去想像如何將自己的所學運用於實務之上。例如:交通工程、運輸工程、運輸安全等課程中的相關知識,因為背後知識的廣大繁雜,往往一學期的課程只能夠粗淺的了解大綱。在這樣的狀況下,如何與實務做結合是個令我極欲得知的問題。
另一方面,對於未來要選擇考取公職亦或是進入私人公司就職,我也尚未有一個明確的藍圖。因此,我在大二升大三這個暑假,決定參與系上的暑期校外實習,希望能藉此對未來能更有明確的努力方向。
考慮到自己比較陌生的工作環境是私人公司,而正好在家鄉台中有鼎漢台中分公司的名額可以申請,所以我選擇了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分公司的實習。在實習前,我也透過詢問去年選擇相同實習的學長姊,大致了解鼎漢公司的作業模式與主要業務方針。
為了讓自己能從實習中獲得充實的收穫,我給自己訂定了幾個實習目標:第一,了解工程顧問公司真實上班狀況及業務處理的內容;第二,嘗試將所學套用到實務之上,找出自己的不足;第三,透過與在職學長姐的交流,了解他們選擇進入私人公司的原因,給自己在未來選擇時能有更多的思考。

對鼎漢的第一印象

在進入鼎漢報到時,我所感受到的是這是一個富有溫度的工作環境,在職的學長姊們互相之間的相處就如同朋友一般,沒有太多的冰冷或是工作上的勢利。學長姊對我的態度也相當的親切熱情,甚至在一開始還帶我到公司的休息區告知我肚子餓了都能來吃點餅乾茶水。
在鼎漢實習的兩個月間,公司中的溫馨氛圍也是令我在實習結束時相當不捨的一大原因。每月都會有生日會為當月生日的同仁慶祝,大家也時常在下班後或是中午吃飯時間一同聚餐、出遊。雖然我只是個短暫停留的實習生,但我卻已深深的感受到大家之間的深厚情誼。在學校時,時常聽到老師們說交通人最珍貴的就是情義相挺的義氣,當時的我對這句話並沒有太大的感觸。然而,兩個月的實習令我真正的感受到交通人的情義相挺、相互照顧。

公司聚餐的溫馨氛圍

實務學習的寶貴經驗

資料蒐集與分析

在鼎漢實習的第一份工作是幫公司的立章學長把嘉義停車調查的資料進行建檔。在建檔的過程中,我的效率逐漸的提高,也感受到自己越來越能夠細心的檢查到錯誤。更難能可貴的是,學長姊們都會在我們完成建檔後,耐心的指導我們這筆資料背後的分析價值或是該如何從中得出資料的隱含意義。之後我也幫忙了新竹停車調查、大雪山接駁站評估等資料的建檔與分析,並從中學習到相當多的實務經驗與分析技巧。

實地調查

在兩個月的實習中,我們也跟著學長姊做了相當多的實地交通調查,其中我所感受到與學校最大的不同是工作量的差異。在學校做交通調查,往往是一個組別負責一個路口,而實務上則是二至三人負責一個路口。最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一個人所要負責的計數器大多都超過十個,與學校調查中一人兩個的狀況相差甚大。與在職的學長姊詢問後得知,這樣的差異主要是因為實務需要做成本的考量,沒辦法使用像在學時一樣的充足人手。另一方面,實地調查讓我能透過第一手的資料調查經驗,更加的了解每筆資料的意義,也能夠使我在撰寫相關資料的分析時,不會對資料感到困惑。

交通影響評估TIA的撰寫

在實習的最後階段,俊宏學長指派給了我們每人各自的交評報告作為成果驗收,而我所被分配到的是臺中市潭子區潭富段住宅新建工程交通影響評估中的基地周邊現況報告。報告內容包括都市計畫與周邊土地使用現況、重大建設計畫、周邊道路幾何及動線分析、道路服務水準分析、停車供需分析、大眾運輸系統現況、人行動線分析等部分。在撰寫這份報告時,我也實地的去做了路寬路長測量、時制計畫調查、轉向及停車調查等交通調查,並將資料繪製成轉向圖及輸入號誌車流模擬軟體(Synchro)進行分析。雖然實際的撰寫交評報告的負擔相當重,然而這次的經驗讓我有機會學習課堂理論如何運用於實務以及體驗顧問公司的工作內容。

未來出路的經驗參考

在實習中,我也有幸多次參與公司的部門會議,在會議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專業與利益的衝突。因為一個案子往往會有各方的意見、利益交雜在其中,專家學者會有理論層面上的專業看法;公部門需要考量政治、利益及民意;顧問公司又必需兼顧執行上的實際可能面。透過旁聽公司學長姊互相討論的過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不同面向看待同一評估案的廣大差異,也讓我未來更能以不同角度看待任何交通問題。在職學長姊的經驗分享也帶給我未來在出路選擇上的一個參考,不管是念研究所與否,或是公私部門的抉擇等問題,學長姊都提供了許多過來人的經驗與建議為我們解答。

結語

總結我對實習的心得可以分為兩個面向。第一個是學術方面,在實習中我參與了很多案子的資料分析或是報告撰寫等工作,然而我時常需要詢問學長姊相關的一些內容,這讓我深刻感受到自己在交通知識上的不足,也使我決定大學的最後兩年一定要把理論基礎好好的打穩打實;第二個是人生方面,實習讓我體會到出社會工作後對於自己時間的掌控相較學生時期更加的不自由,因此我想好好把握最後的學生時期藉由旅遊、出國交換、國際交流等方式,開闊自己的視野並培養多元實力,讓自己成為富有內涵並且有能力完成理想的人。

留言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