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筑波大學
交管系107級 蔡承勳
「人的一生,總得做一些事,讓這個人生是值得的。」人生除了努力讀書認真工作賺錢之外,總得追求自己的理想才不枉費此生。交換生活是我人生至今為止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我不是夢想的實踐家,但這似乎是我人生第一次鼓起勇氣替自己做出決定。交換是我剛上大學時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在大學的四年中,卻成了夢想、化為現實,至今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大學生可以沒有錢,但不能沒有勇氣。」「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你就去找資料、一直去想它,想清楚了就去做吧!」
交換並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對於成長至今時常違背自己意志順從他人的我而言卻是一項極需要勇氣的事情,大二開始有了這樣的念頭,掙扎了許久,在一次聽到交管系的大學長說這番話以後,我就下定決心開始計畫。大學四年真的很短暫,交換也好、什麼事情都好,希望看到這篇的你,可以從此刻好好利用大學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不會因此而沒有遺憾、沒有後悔,但做了,你也許會發現你沒有枉費了自己的青春、抑或是人生。
關於筑波大學
筑波大學對於台灣人而言,可能不是那麼熟悉,但它在日本的地位差不多僅次於舊帝大與早慶。由於我是下學期才申請交換,所剩的名額不多,又不喜歡大都市的環境,於是就選擇了離東京大概70幾公里(車程約一個多小時)的筑波大學。有點算是誤打誤撞,卻讓我遇見了我心中理想大學的樣貌。筑波大學校地狹長,長約五公里,校內植匹遍布,我所住的宿舍前甚至像座森林。雖地處鄉下、周遭水田遍布,但生活機能充足,餐廳、超市、百元店一應俱全,離校三五公里的地方則有百貨公司及商場。這裡很適合喜歡大自然,但想享受都市方便的人居住。

交換生活
社團
我的交換目的很明確-想要體驗日本學生生活。因此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社團上。日本的學制和我們不一樣,四月入學、三月畢業,因此我建議如果也和我一樣想體驗日本社團生活(又只交換一學期)的同學可以選擇下學期前往交換。交換生活就相把人生剪下,將那段生活貼上在另一個平行的人生裡。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一到了新的學校、新的環境,就像是大學生活又重新開始一般,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為我參加了相當多的社團活動,對於日本人而言,先輩、後輩的觀念很重,「資歷」相對於實際年齡來得重要,因此當我參加社團時都會被當成「新入生」來看待。在搭前往日本的飛機之前,心中響起了日本樂團かりゆし58《嗚呼、人生が二度あれば》(註:啊~如果人生可以再來一次)的旋律,而實際來到這裡,就像有了第二個人生般,只是這段時間只有五個月。
要認識日本學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參加社團,我總共參加了三個社團,分別為直笛、熱音、以及一個以三味線為主學習日本傳統藝能的社團。日本的社團生活相當出名,但實際體驗後發現其實也是因社團而異。像是同好會性質的直笛同好會對表演品質就不會有太大的要求,而常需要公演的三味線社團就需要花將當多的時間練習,且出缺席也都需要報備,相對有紀律。社團社活最精采的部分是暑假的合宿,由於費用高昂時間期長,我只參加了三位線社團的夏合宿。日本有所謂的「少年之家」及提供給學生團體合宿活動用場地的地方。為期九天的合宿,每天五點半就要起來練習傳統舞蹈,接著穿插三味線、舞蹈的練習,晚上檢討會如表定在0:00結束,之後還必須寫每天的感想文給「先生」。檢討會後是放鬆的時候,每天晚上都有迷你的飲み会,但也因此多一兩點才會就寢。寢室就如大家一般印象,是一個大通鋪,但夏天所有男生擠在一個房間的味道還真的很精采。合宿的最後兩天是表演與小成發,日本夏天流行煙火大會,而我們則是當日煙火大會的表演團體,能在離開日本前有這樣特別的經驗,我想我的交換社團生活也沒甚麼遺憾了。

課程
課程分為外籍生與本地生的課程。我所選日本當地的課授課方式與台灣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利用投影片的方式授課,而同堂同學的課堂參與也不是很熱絡,沒有點名的課一樣出現期末原本空曠的教室突然坐滿的情形。與外籍學生的課有趣得多,同學們都很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關於課程的建議是,無論英文還是日文,能練得愈強就愈能融入到課堂之中,語言這件事是永遠沒有終點的;除此之外,若到日本交換的學生,建議可以選修體育課體驗日本弓道、劍道等傳統武藝。

結論
日本學生多半課業、社團、打工三者兼顧,凡事做到最好的做事態度,也讓他們在每件事情上都能做到有一定的專業,我相當敬佩他們這樣的能力,同時也認為台灣認真經營生活的學生一定不會輸他們,可嘆我從小到大都沒能好好經營規劃自己的生活。交換的每一天都會想該好好珍惜,然而回首一看,其實還能當大學生的每一天也都該如此看待,平行的那段人生已過,而嶄新的生活才正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