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講座-吳欽杉、林明聰、施純榮學長
作者:交管系109級 薛宏毅
本次主題講座榮幸的邀請到三位學長,分別為:吳欽杉學長、林明聰學長,以及施純榮學長來與系上學弟妹們分享他們認為人一生須重視的事情。
吳欽杉學長
吳欽杉學長認為一個人需要有三種能力: 第一:專業能力,這是最基本的能力,一個人需要有專業的能力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亦或是在社會上生存下去。 第二:人際關係能力,學長說:「若要成為一位領導者,必須要去了解部屬所需要的,並盡可能地去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如此一來必能得部屬之心,不論是在何時,皆能得到部屬們的協力幫助。 第三:概念化能力(Conception ability),意旨一個人能夠在紛亂的環境底下,快速的把心定下來,並且能夠在一團混亂中,提綱挈領的把重點抓出來,進而決定去做應該要做的事情,學長認為這是三個能力裡面最重要的部分,而且這個能力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比如學長舉例參加社團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因為社團需要親自動手處理很多事情,從這些過程中得到許多不論是成功亦或是失敗的經驗,皆可以培養概念化能力。
學長最後總結他目前豐富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培養一個能力,不管面對甚麼挫折困難,都要能夠找出生命的意義,一個人若找不出生命的意義跟價值,其很難想出處理事情的方法,此謂一個人的『量與氣度』。」學長舉例:子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論語.子罕篇》),意味著,孔子會如此多聞,是因為他自小閱歷許多大小事,培養了「概念化能力」,而生活上的諸多小事,往往決定生命的價值,除了好好培養基本能力之餘,需多歷事,藉以培養概念化能力,受用一輩子。
林明聰學長
林明聰學長謙虛的說自己認為學習能力很差,是屬於苦讀型學生,在大學的日子裡,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打橄欖球,學長也提到還有很多當天出席活動的學長也曾經是橄欖球隊的一份子,學長熱愛橄欖球的程度讓他一度想要考成大的研究所,繼續留下來打橄欖球,用功讀書兩個月後,無奈口試沒過,只好作罷。
而當時學長在大學期間主修海運,畢業之後就直接進入海運業,進入獅威工作,學長說:「獅威早期是在做貨運代理、貨運承攬,乃至於NVOCC(NON-VESSEL OPERATING COMMON CARRIER 無船承運人),無所不做,然後越做越複雜,自己也在公司待上了30幾年了,從一開始海運部門只有約莫5至6人,到現在發展到30至40人了,這段時光堪為人生歷練。」而後,學長在1996年加入了劍潭扶輪社,自此開啟了人生除了工作以外的生活,學長認為參加社團很重要,可以找到生活中不同的樂趣或是皈依,在社團的日子裡,接下了第五屆劍潭扶輪社的社長,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交到朋友,也是一個鍛鍊自己,讓自己有足夠能力為大家服務的絕妙機會,學長總歸以上經歷告訴我們一句話:「人生苦短,記得邊工作邊玩。」
之後學長跟我們分享了他在2002年臨危受命,被派至美國獅威洛杉磯分公司整頓頹靡不振的現象,他跟我們分享的不是他如何整頓公司,而是告訴我們在美國上班的體會,學長說在美國可以與很多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接觸,可以跟很多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一起工作,一起分享人生,此為其中一個去美國工作的好處;另外,他也提到了在美國的生活情況,學長說:「一天開車超過2、300公里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因為幅員遼闊。」在美國的11年,也讓學長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當地的節慶,如:聖誕節…等等,與同僚、朋友們一起過節也是生活趣味來源之一,同時他也說了自己碰上一些很無奈的事情,像是2002年一上任就遇到大罷工,2003又遇上了SARS的流行,讓許多事情變得更為複雜更難解決。 最後,在11年的國外工作日子結束之後,回到台灣獅威,對學長來說已經像是半退休一樣,因為原本的工作已得到妥善處理,而自己在公司剩下的任務大概只剩下改變公司讓公司能夠跟上社會潮流,與時俱進,同時再次叮囑,多多參與社團藉以豐富自己的人生!
施純榮學長
施純榮學長告訴我們參加社團活動可以知道老天爺給自己的天賦是甚麼,學長說:「何謂天賦?天賦就是大家花一樣的時間,你可以把事情做得比別人還要更好。」學長回憶起,在某一年他還是大一新生的時,系上要選總幹事,而自己被一位大三學長邀請當副總幹事,因此得到了在同學以及學長姐面前上台演講的機會,也因為這次機會,學長發現自己有著不怕在大家面前演說的能力,雖然那次選舉結果是沒有選上,但是有幾位大四的學長跟他說,他們覺得施學長的演講振奮人心,令人感動。
學長說,他曾經在味全工作過,因為當時並沒有把電腦技術帶進生產線,而他認為若將電腦技術帶進生產線,工廠的產能或效率會很不一樣,於是當時他夥同另為一位同事一起去建議總廠長,希望總廠長召集大家一起上電腦課,藉以達成這項目標,而自己也擔任了電腦課的講師,學長心想著大家一定會對這塊陌生的領域沒有信心甚至是排斥,於是絞盡腦汁想著如何讓大家能夠輕鬆且有自信的接受電腦技術,最終利用了乘法的問答帶入了計算機即為一種電腦的概念,進一步帶領大家進入電腦的世界裡。
學長在最後跟我們介紹了他待了十幾年的NGO組織-荒野保護協會,有一次全球人壽邀請該協會去演講,而那場的講師就是施學長,同時學長締造了一個紀錄-該場次所有聽眾皆加入了荒野保護協會,學長不敢說是自己多厲害,但是他認為這是自己從參加社團中所得到的經驗成就之;再來,學長提到在他工作第12年時在聯強國際中擔任行政部以及人事部的主管,而自己因為不熟識法務,因此無法再繼續往更高的位階邁進,便開始思考這條路是不是是適合自己,最後毅然決然離開了該工作,跌跌撞撞七、八年,才落腳荒野保護協會,在協會中,學長找到了何為他人生中最想要的東西,成為協會的推廣講師也好,教育人員也好,這些對學長來說都是他生命中真正富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