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公司暑期臨時 IT 人員/廖佑軒


撰文/110 級 廖佑軒


實習動機

暑假在家無所事事,沒有特定的目標,原先也沒打算找工作。因為家人所任職的公司,網管(IT)正職人員剛好離職,一時也找不到人選,剛好我對電腦領域甚感興趣,也有些小研究,因此和主管討論過後,由我擔任公司的臨時 IT 人員,負責公司電腦的維護與管理。

嚴格來說,這不是實習。第一,他不被學校或系上承認;第二,他與交通領域完全無關;第三,這份工作就只是普通的打工,就跟去肯德基或飲料店上班一樣。不過,個人認為這份工作有實習的感受,因此撰寫成文章和大家分享。

工作內容描述

就像上面說的,是負責公司的電腦的維護與管理,但實際的工作細項五花八門。比如說,前任 IT 人員正在執行公司所有電腦換新的專案,但做到一半就離職了,所以後續就交由我完成。這也是我工作一個月中最複雜的專案。

公司主管一開始是因為這專案聘僱我,殊不知因為公司集團的管理疏失,導致公司電腦在更新防毒軟體後無法開機,約有 20 台電腦無法工作,集團提供的補救辦法也沒有任何員工了解如何使用;所以我七月中剛進公司時,便先解決那 20 多台電腦的問題,待告一段落後,才開始執行更新電腦的工作。而沒有人知道如何操作,為何我會操作呢?因為這是多年研究電腦所累積的經驗!

總之,我的角色是在公司還找不到正職的 IT 人員時,由我來做緩衝,我能處理的電腦問題就讓我解決,不能解決的就交由新就任的正職 IT 人員來處理。

電腦更新的專案,主要工作內容是幫員工把舊電腦的資料和設定值轉移到新電腦,再幫他們把新電腦配置好,讓他們一開機就可以使用。但因為是公司的電腦,相較個人或家庭的電腦,有很多一般人不會使用到的功能和設定值,好比說讓集團方便管理的「網域」功能、怕公司機密資料被竊所以開啟全機加密、和物流業者的軟體連接來管理進出貨、需要有特定的驅動程式來和標籤機、印表機、掃描機連結等等。這些東西必須要重新處理,無法隨著舊資料一起轉移,因此也考驗著 IT 人員的維修能力。

雖說我對電腦有研究,但資管的領域畢竟不是我的專業,因此很多東西是從做中學,像「與物流公司軟體的連接」就耗費了 20 幾天的鑽研與嘗試,才讓新電腦的同樣功能正常運作。但一山還有一山高,後續問題更難處理,截至我離職前都還不能找到解決方案。

做為緩衝的臨時 IT 人員,公司並沒有對我有太大的期待,只希望我可以稍稍推進電腦更新的進度,照原先公司的預計,更新電腦的時程須排至 12 月才可以全數更換完畢。不過我用約 25 天的時間,更新了 30~40 台的電腦,根據需要客製每台電腦的功能,使公司的更換電腦進度大幅度加速,只剩兩台有技術問題的電腦還沒有更換;此外也幫公司解決了陳年已久的電腦使用問題,並留下標籤批次列印、簡易電腦問題排除 SOP、巨集(VBA)撰寫等等諸多公司員工需要但不知道如何使用的功能的操作方法,然後將工作一個月所了解的公司內部電腦運作,交接給下一任的正職 IT 人員,讓新任 IT 人員可以快速熟悉,算是盡自己能力所及,甚至是能力外的一份工作了。

心得感想

IT 人員,聽起來是相當專業的工作,理論上也應該是如此。我要做的,是讓公司的電腦可以順利運作,提升公司的效率及安全性,並協助公司電腦技術面的維護(如安裝公司的特定軟體等等),但不應該是幫員工解決任何電腦的疑難雜症。
舉例來說,我在工作時,常被請求幫忙以下的問題:
1. 我要播放影片,請問應該怎麼樣下載播放軟體?
2. 我的資料被我自己刪除了,請問應該如何救回檔案?
3. 我的程式檔案被我手動刪除,現在程式無法打開,應該怎麼辦?
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並不是不能協助處理這些問題,但我的工作不是只有解決使用者的問題而已,過度的瑣碎事項會讓我忙不過來,甚至是措手不及。
我待的公司,因為本業是化學工廠,所以我的工作項目會異於其他員工,且我的工作內容一般的員工也不易理解,因此在工作時會很自然的有一些摩擦。
例如:一般的員工會認為電腦為何好好的,卻需要整台換新?為什麼移轉資料會這麼慢?為什麼更換個電腦需要耗費數小時?或者是,剛剛你(IT 人員)不是說會救回資料嗎?怎麼到現在還救不回來?甚至還會去質疑我對電腦的操作是否適當等等,此時我就必須詳細的和員工解釋,才可以讓他們理解。

對 IT 人員而言,這些工作都是需要時間去累積經驗,才知道如何將每一件事處理好,何況每一間公司的情境、使用的軟體、對於安全性的講究都不一樣,這些環境變數要進入公司後才可以知悉,就像化學工廠其他員工一樣,要可以獨當一面,需要先了解化學材料、特性,公司要製作或更改什麼產品,品質要多好……等等。我想,非 IT 產業的 IT 人員就和一般的員工一樣,他們的專業需要被同事尊重、重視和接納。這樣的氣氛營造很重要,卻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

可能我是個臨時的 IT 人員吧,公司對我的要求本來就不高,因此我相對的沒有感受到這麼大的壓力。然而新任的 IT 人員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新任的正職 IT 人員在 8/1 就任,8 月底就離職了。因為公司的 IT 工作他還沒了解透徹,就必須要獨當一面,負責所有與資訊有關的工作;以當時公司的資訊設備維護狀況而言,是「百廢待興」,新任 IT 必須背負改善公司資訊體制的責任,又像前述說的,需要解決所有使用者有關電腦的疑難雜症,卻又得不到公司其他人員的信任與支持,他也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在多重壓力之下才會於一個月後離職。原先他想要改善公司資訊架構的藍圖,也就化為烏有了。

雖然我在一個多月的工作中,可說相當有成就感,公司也給予許多肯定,是快樂的工作。但看到新任 IT 的處境,加上公司員工對於 IT 人員專業的忽視及不信任感,這樣的職場現象,是值得深思的。

因為工作才知道的事

資訊產業有很多面向,網管人員也是其中一種面向。或許大家可能會認為資訊產業的工作就必須碰到程式碼,要會寫程式等等;但在我工作的過程中根本沒有碰到任何的程式碼,頂多為了工作的方便稍微碰了一點 VBA (巨集)罷了。
學到最多的,是公司給我很多嘗試的機會,讓我可以慢慢研究更多解決電腦問題的方法,然後再幫公司解決很多積累已久的困難。
在這份工作結束後,也更確信我對資訊領域的興趣和定位。為了讓自己的資訊技能可以有效的增進,大三上學期我加選資訊系的程式設計課,可以說是「另類的」因為這份工作才知道的事。

留言

%d 位部落客按了讚: